氣密窗

記者簡若羽/台北報導

大貓熊團圓家族今年迎來新生兒「圓寶」,超萌模樣深受台灣民眾喜愛。但你知道嗎?大貓熊(Giant panda)所生下的寶寶並不等於小貓熊(Red panda),園方指出,牠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種,從外觀顏色就能看出明顯差異,只是因為趨同演化,在生態習性上出現許多相類似之處。而今年還有一項研究發現,小貓熊根據基因分析顯示,可能有兩個不一樣的種。

檢視相片
北市動物園指出,大貓熊(上)的寶寶並不等於小貓熊(下),兩者的外觀顏色有明顯差異。(圖/北市動物園提供)
檢視相片
北市動物園指出,大貓熊(上)的寶寶並不等於小貓熊(下),兩者的外觀顏色有明顯差異。(圖/北市動物園提供)

園方指出,根據演化及分類研究,小貓熊和大貓熊在演化上並非系出同門,而是為了適應環境所衍生的「趨同演化」,在生態習性上出現頗多相似之處,例如大貓熊和小貓熊前掌都有六指,特化的腕骨形成第六指(或稱偽拇指),長在腕上的第六指,增加了抓握竹枝的功能,但兩者也存在許多差異,樹棲的小貓熊有長尾巴保持平衡,別名紅貓熊、火狐狸,毛髮是咖啡色系,跟浣熊較有親緣關係;黑白色系的大貓熊較常在地面活動,尾巴很短,牠們跟熊科動物的親源關係較為接近。

氣密窗
檢視相片
大貓熊和小貓熊的相似處為牠們前掌都有六指,增加了抓握竹枝的功能。(圖/北市動物園提供)

而小貓熊可能也有2個不一樣的種,園方進一步說,今(2020)年2月26日中國研究團隊在《Science Advances》期刊發表文章,根據基因分析顯示,分布在四川、雲南、緬甸的「中華小熊貓」,和另一種臉部毛色偏白、尾巴環狀條紋較不明顯、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、西藏、尼泊爾、印度和不丹的「喜瑪拉雅小熊貓」,彼此之間有著明顯的遺傳差異,其實是兩個不一樣的種,但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(IUCN)及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(CITES)上,目前還是維持同一種小貓熊Ailurus fulgens。

檢視相片
最近有研究指出,小貓熊可能又分為2個不一樣的種。氣密窗(圖/北市動物園提供)
檢視相片
最近有研究指出,小貓熊可能又分為2個不一樣的種。(圖/北市動物園提供)

園方也強調,小貓熊曾一度遍佈歐亞,現在只侷限在青康藏高原南部及東南部 2200公尺到4800公尺高度,被列為「瀕危」等級的小熊貓野外族群數量可能不到1萬隻,長期以來許多人都認為小貓熊只有一種,如果這麼小的族群量真的再分為兩個物種,族群危機的程度就更令人擔憂。現在又是小貓熊活躍的季節,到動物園不妨仔細地看看小貓熊的外觀與行為特徵,民眾除了當粉絲,也可以成為小貓熊達人,為小貓熊保育盡一份心力。


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A4%A7%E8%B2%93%E7%86%8A%E7%9A%84%E5%AF%B6%E5%AF%B6-%E5%B0%8F%E8%B2%93%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氣密窗
    全站熱搜

    090927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 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    發表留言